紡織業的職業危害和預防措施
來源:wap.mydreammysalon.com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20日
紡織業的職業危害和預防措施
紡織工業原料包括天然纖維(棉、毛、絲、麻)、人工纖維(包括粘合纖維、醋酸纖維)、合成纖維。車間不良天氣條件、灰塵、噪音、不良照明等。是紡織行業職業衛生的共同問題,但由于加工纖維的不同,也存在特殊問題。
一,職業病在紡織過程中的危害因素及預防
1.粉塵
棉紡織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粉塵,在開棉、混棉、清棉的整個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多。長期吸入棉、麻等粉塵可引起氣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有胸部緊縮感、胸悶、氣短、急性肺功能障礙。預防時,采取密閉、通風、除塵措施,對混合棉機、棉機粉塵進行梳理,管理效果好,并列設置吸塵裝置,可大大降低粉塵強度。此外,工作場所應注意濕式清潔。
紡織廠生產需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溫度要求在18℃以上,夏季太陽輻射和機器運行產生的熱量和人體散熱可以將現場溫度提高到40℃以上。此時,降溫方式是調節空氣,屋頂噴水可以作為輔助降溫措施。紡織工地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80%之間,現場風速不宜過高,一般不應小于0.5m/s。在漿料現場,高溫高濕是職業病的主要危害因素,體力勞動強(搬運漿料,將漿料放入沸騰槽中,搬運、安裝和卸下沉重的織軸)。
3.噪聲和振動
噪聲的工廠是織布廠,達到97~105dB,其次是細線廠,達到90~97dB。吸音材料可用于預防。
4.照明問題
紡織工廠需要更多的工種視力緊張,因此光線不足或不合理,都會出現職業衛生問題。紡織工人視力緊張。一般工作照度要求:紡紗為60Lux(1975年提出,單獨使用一般照明為75Lux)。
5.在紡織行業,體力勞動強度高、個別器官緊張是常見問題。解決辦法是通過技術改造來提高紡織工作設備、勞動過程和人的適應能力。
二,職業危害因素及印染過程中的預防
印染行業的主要職業危害是高溫、高濕度和有毒染料蒸汽。烹飪、漂白、干燥、染色等工藝的相對濕度可達80%以上,夏季室溫可達40℃。次氯酸鈉的漂白和酸洗產生氯。強酸強堿的染色可引起酸堿燒傷。苯胺染料混合使用時,可接觸苯胺液或蒸汽,可引起中毒、皮炎等。此外,苯胺染料和熒光增白劑可能具有致癌作用。
預防措施主要安裝染料配制的封閉式和自動隔熱排氣罩,處理大量熱空氣和有害物質后排到現場,加強個人保護。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人將予以刪除。
紡織工業原料包括天然纖維(棉、毛、絲、麻)、人工纖維(包括粘合纖維、醋酸纖維)、合成纖維。車間不良天氣條件、灰塵、噪音、不良照明等。是紡織行業職業衛生的共同問題,但由于加工纖維的不同,也存在特殊問題。
一,職業病在紡織過程中的危害因素及預防
1.粉塵
棉紡織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粉塵,在開棉、混棉、清棉的整個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多。長期吸入棉、麻等粉塵可引起氣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有胸部緊縮感、胸悶、氣短、急性肺功能障礙。預防時,采取密閉、通風、除塵措施,對混合棉機、棉機粉塵進行梳理,管理效果好,并列設置吸塵裝置,可大大降低粉塵強度。此外,工作場所應注意濕式清潔。
紡織廠生產需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溫度要求在18℃以上,夏季太陽輻射和機器運行產生的熱量和人體散熱可以將現場溫度提高到40℃以上。此時,降溫方式是調節空氣,屋頂噴水可以作為輔助降溫措施。紡織工地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5%~80%之間,現場風速不宜過高,一般不應小于0.5m/s。在漿料現場,高溫高濕是職業病的主要危害因素,體力勞動強(搬運漿料,將漿料放入沸騰槽中,搬運、安裝和卸下沉重的織軸)。
3.噪聲和振動
噪聲的工廠是織布廠,達到97~105dB,其次是細線廠,達到90~97dB。吸音材料可用于預防。
4.照明問題
紡織工廠需要更多的工種視力緊張,因此光線不足或不合理,都會出現職業衛生問題。紡織工人視力緊張。一般工作照度要求:紡紗為60Lux(1975年提出,單獨使用一般照明為75Lux)。
5.在紡織行業,體力勞動強度高、個別器官緊張是常見問題。解決辦法是通過技術改造來提高紡織工作設備、勞動過程和人的適應能力。
二,職業危害因素及印染過程中的預防
印染行業的主要職業危害是高溫、高濕度和有毒染料蒸汽。烹飪、漂白、干燥、染色等工藝的相對濕度可達80%以上,夏季室溫可達40℃。次氯酸鈉的漂白和酸洗產生氯。強酸強堿的染色可引起酸堿燒傷。苯胺染料混合使用時,可接觸苯胺液或蒸汽,可引起中毒、皮炎等。此外,苯胺染料和熒光增白劑可能具有致癌作用。
預防措施主要安裝染料配制的封閉式和自動隔熱排氣罩,處理大量熱空氣和有害物質后排到現場,加強個人保護。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人將予以刪除。
上一條:
如何做好化工廠的職業中毒防治措施?
下一條:
駕駛員職業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